三月春风暖人心,航空精神薪火传。3月12日,航空学院与泉州东海街道法石社区联合开展“探秘科技逐梦蓝天”无人机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航空学子走进社区,以志愿科普服务践行雷锋精神,为辖区青少年带来别开生面的航空科技实践课堂,播撒航空报国的理想火种。

“同学们,你们知道无人机是怎么飞起来的吗?”航空学院黎享科普志愿服务队队员周杰聪同学拿着一架无人机,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向围观的孩子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他的讲解生动有趣,从无人机的历史渊源到现代应用,再到飞行原理,一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眼中闪烁着对航空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不时举手提出各种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学习,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科技未来发展的无限想象。


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后,无人机实操体验在社区广场上开展,一架架无人机在科普员的操控下,灵活地在空中翱翔,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驻足观看。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亲手操作起了无人机。虽然初次上手显得有些生疏,但每一次成功的起飞、飞行和降落,都让他们兴奋不已。在活动过程中,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表示:“当无人机飞起来的时候,它就像一只非常灵活的鸟,原来科技可以这么酷炫!”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好奇,对科技的兴趣和认识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和深化。

在活动的尾声,孩子们在师生的带领下共同走进法石社区同心馆,展馆内陈列着许多珍贵资料和图片,这些展品不仅让孩子们亲眼目睹了历史的痕迹,更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国的统一战线事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壮大的历史进程与取得的重要成果。活动负责人表示:“通过科技手段与历史教育的有机结合,我们不仅能够激发青少年对探索未来的无限热情,同时也能引导他们铭记历史,从而树立起深厚的家国情怀。”

此次活动既是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创新实践,更是航空报国精神的有效传承。这场融合科技魅力与精神感召的科普行动,不仅让航空知识“活起来”,更让“国之重器、始于少年”的信念深深扎根。未来,航空学院将继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积极践行社会职责,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航空青年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文 陈诗婷)